教学评一体化培训心得体会与感悟(谈谈你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解)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追求“让学生学会”,是课堂教学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开始到课堂实践全程不变的目标追求,更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应有之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各课程标准“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这让“教学评一体化”落地更加有标可循、有标可依。对于教师的教学,如何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怎样实现“让学生学会”?关键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学习目标当摆设”“有目标无评价”“只管教不管学”等陈旧做法,让教与学、教与评、学与评一致性指向课程标准,做到“教―学―评”有机衔接。为此,教师必须具备并不断增强以下四种能力。

一、适切确立学习目标的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学习目标在教、学与评中的统领地位。学习目标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预期学生学习进程能够达到的目标,它指向课程标准,引导、驱动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终点,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因此,为保证其科学性与适切性,教师要做好以下三点。

1.做好三个分析

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反映课程理念,是国家意志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体现,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依据。每一个教学设计都始于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分析“课程内容”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深刻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应该学”的,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是对课程标准最好的阐释。教师要分析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的结构与组成,明确哪些内容是可以“用来教”的,如何最大化发挥教材内容的价值,怎样根据教材内容补充合适的学习资源,等等。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认知状态、学习动机等切入,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准确判断学生的学情。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保证学习目标“该学”“能教”“可学”。比如,七年级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对应的课标要求是“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教师依次分析课标、教材和学情,初步确立学习目标的基本内容为:让学生阅读史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梳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生产力发展对政治、社会、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2.规范目标叙写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课堂评价依据学习目标进行,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因此,学习目标必须能够测量、利于评价,这要求教师具备必要的规范叙写学习目标的能力。第一,要明确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在叙写目标时,要突出“学生能”;第二,要善于运用可操作的具体行为动词,表达“学生怎么做”,如写出、列出、解答等;第三,列出合适的行为条件,表明“学生在什么条件下做”;第四,提出程度要求,即“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如准确表述、全面概括等。上述“宋代经济的发展”的学习目标可表述为:(1)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准确叙述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发展的主要表现。(2)通过研读课文、分析史料,准确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3)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史料,全面归纳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清晰呈现目标

学习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达到的结果,只有准确理解学习目标,学生才能向着目标前进。课堂伊始,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呈现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理解目标要求。呈现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如上述“宋代经济的发展”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逐条陈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也可以展示样例,让学生知道“‘我’要到哪里去”,进一步明白“‘我’要怎么去”,明晰学习前进的路径,增强学习的动力,进而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二、恰当设计评价任务的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中要随时关注学生“学到哪里了”,检测这一状态的关键技术是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做出的判断,是连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桥梁。要架设好这座高信息流通量的桥梁,教师需要具备恰当设计评价任务的能力,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紧扣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就是评价目标。教什么,评什么,这是课堂评价的基本逻辑,也是评价任务设计的基本遵循。在逆向教学设计中,评价设计前置,目的就在于保证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相匹配,在形式上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多样,既可以一个学习目标对应一个评价任务,也可以一个学习目标对多个评价任务,还可以多个学习目标融合到一个评价任务中。关键是做到有效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又能催生学生丰富的学习信息,通过成果展示、问题提出、作品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学习历程“到哪里了”,距离学习目标“还有多远”,确保评价任务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目标旅程中各种信息的鉴别力、诊断力,真正实现基于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的最大价值。比如,依据学习目标“初步理解倒叙手法的作用”,设计评价任务“说出本课中倒叙的好处,说出补充材料中倒叙的好处”。这个任务就能很好地达到上述目的。

2.符合学生学情

评价任务是评价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而设计,评价任务同样也要依据学情设计,做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如何让评价任务贴近学情?要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评价任务,任务的起点要瞄准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理解评价任务,清楚地知道要“做什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起点、学习差异,准确把握学生针对特定学习目标可能出现的学习障碍、学习困难等,给予方法指导、思路引领,以便及时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持续向学习目标前进。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已知和未知的知识、素养水平,设计合适的范例,在恰当时机给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知道要“做到什么样子”。

3.创设任务情境

“教学评一体化”追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面对情境、任务、问题、挑战时,灵活运用在学科里获得的东西去应对的能力,即让学生在一个全新的、相对复杂的情境中,面对新任务、新问题、新挑战,学会解决。评价任务就是通过创设复杂的情境,将情境中的问题设计成一个大任务,以大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把学习信息作为判断学生是否“学会”的证据。因此,设计评价任务要在情境创设方面下功夫,在学生面对学科世界与身处的现实之间创设一种新的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经历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跟他的实际生活有关系,感觉到自己解决的问题有意义,进而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热情。比如,学习“细胞中的无机盐”时,评价任务设计为:点燃花生种子和葵花种子,观察它们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和最终得到的灰烬。这一情境学生熟悉且乐于参与,能主动开展学习,实现“真正的学会”。

三、准确收集判断学习信息的能力

从教学设计走向教学实施,评价任务由静到动,由文字变为教与学的理性导航,评价在“学习中”进行,全部嵌入课堂教学进程,学生学到哪里,评价就评到哪里,学什么,评什么。要实现评价任务对学习的导航功能,教师就要具备信息收集与目标判断的能力,及时收集、甄别学习信息,准确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1.催生学习信息

教学活动告诉学生“怎样到达”学习目标,关键环节在于催生学习信息,评价学生学习。教师呈现评价任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启发、互动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多样化的情境任务中开展广泛、灵活的学习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里经历真实学习的过程,产生足够多的有价值的学习信息,从而满足课堂评价的需要。比如,小学数学学习“确定位置”,教师可以设计研学活动:让学生确定某同学家与博物馆的位置关系和行走线路。教师告诉学生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让学生用手中的直尺、量角器等工具画一画、量一量,组织“互相说一说”等活动,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学习信息,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提供充足的证据。

暂无优惠

已有26人支付

注册会员每天签到2个铜币,签到铜币可免费下载、可兑换VIP。如有侵权或者任何问题,请加微信18600754856联系
8848网校知识分享网 » 教学评一体化培训心得体会与感悟(谈谈你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