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最新版(有关建筑抗震国家标准最新)
有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强制性条文中,涉及《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2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2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2)32条,其中不乏有彼此重复者。审图时须按原文逐条审查,不得遗漏。
为深化审图人员对相关技术标准的理解与应用并达成共识,在此仅摘录了部分强制性条文与一般性条文,供参考使用。
为行文方便,以下将上述技术标准分别简称为《分类标准》、《抗规》与《砼高规》。
文中引用的《北京细则》、《措施》,分别为《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的简称。
1 《分类标准》【第3.0.2条】、《抗规》【第3.1.1条】
1.1 《分类标准》[第6.0.5条]关于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的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一般需同时满足大型(一个区段的建筑面积25000m2或营业面积10000 m2以上)、人流密集(人流可达7500人以上)和多层建筑等条件。
若对上述建筑设置防震缝将其分成若干个结构单元,当每个单元按面积划分属于丙类建筑时,可按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防;但每个结构单元须有单独的疏散出入口。
对于大底盘的高层建筑,当下部多层裙房为大型商场而划为乙类时,上部的高层商住楼或综合楼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不超过10000人时,则可划为丙类。此时,可将与大底盘相邻的上部高层建筑的两层定为加强部位,按乙类进行抗震设计;其上各层按丙类进行抗震设计。
还需注意,当按区段划分抗震类别时,若上部区段为乙类,则其下部区段也应为乙类。
对于人员密集的证券交易大厅,可按比照原则确定抗震设防类别。
1.2 《分类标准》[第6.0.8条]关于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幼儿总人数不少于200人)、小学(学童人数不少于600人)的低层(层数不超过三层)教学楼,其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这类建筑若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非砌体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对于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的学校等地震时自救能力较弱的人群使用的砌体房屋,可比照上述幼儿园相应提高抗震设防类别。
2 《抗规》【第3.4.1条】、《砼高规》[第4.1.2条]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3 《抗规》【第3.9.2条】 抗震结构对材料性能指标的最低要求:本条第2款第2)项是对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当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对钢筋提出强屈比不应小于1.25和超强比不应大于1.3的要求。
4 《抗规》【第4.4.5条】 液化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相同,箍筋应加密。
5 《抗规》【第5.1.1条】、《砼高规》【第3.3.2条】
5.1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5.2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5.3 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如8度时跨度不小于24m的屋架或网架、跨度不小于2m的悬挑阳台和走廊、跨度不小于6m的悬挑构件;9度时跨度不小于18m的屋架、跨度不小于1.5m的悬挑阳台和走廊、跨度不小于4.5m的悬挑构件)、结构转换层中的转换构件、连体结构中的连接体以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影响。
注:关于扭转不规则及其不规则程度的界定:
1 △ue/△ue>1.2,为扭转不规则;
2 △ue/△ue≈1.5,为特别不规则;
3 △ue/△ue>1.5,为严重不规则。
式中△ue——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
△ue——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的平均值。
6 《砼高规》[第3.3.3条] 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当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至于计算单向地震作用考虑偶然偏心与计算双向地震作用不考虑偶然偏心比较,哪种情况更为不利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应按二者的不利情况进行结构设计。
7 《抗规》【第5.2.5条】、《砼高规》【第3.3.13条】
7.1 表5.2.5、表3.3.13中“扭转效应明显的结构”,系指△ue/△ue 〉1.2的结构。
7.2 当结构满足《抗规》表5.1.1、《砼高规》表4.6.3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而部分楼层不满足本条楼层最小剪重比要求时,可通过将这些楼层的地震剪力直接乘以增大系数使其符合上述条文规定的方法解决。此种地震剪力的调整,直接反映在相应楼层构件的地震内力中,不必向下层传递。
8 《砼高规》【第3.3.16条】 本条规定仅适用于框架结构、框一剪结构及剪力墙结构,当非承重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砖或烧结多孔砖砖墙时的周期折减。对于其他结构体系、其他非承重墙体,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9 《砼高规》[第4.3.4条]抗震设计的B级高度钢筋砼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减小偏心。
提示:B级高度高层建筑属于超限高层建筑,需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见建设部“建质[2006]220号”文}。
10 《砼高规》[第4.3.5条]
10.1 本条规定了位移比的下限和上限,是为了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计算位移比时,应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并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计算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均取楼层中同一轴线两端的竖向构件,不应计入楼板中的悬挑端。
10.2 本条规定的周期比限值,是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当不满足本条要求时,应调整结构布置。
扭转耦联振动的主方向,可通过振型方向因子来判断。在通用的PKPM系列软件中,可通过“扭转系数”来判定Tt和T1。
目前软件的这项功能仅适用于单塔结构;对于多塔结构,软件输出的振型方向因子暂时没有参考意义。在改进软件之前,应把多塔结构切开,按单塔结构控制扭转周期。
11 《抗规》[第5.5.1条]、《砼高规》[第4.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