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结语(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建议)

毫无疑问,对于出版机构来说,最对口的专业人才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从编辑出版学的定义就能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指导出版实践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发行主管机关、出版单位、新闻宣传图书外贸部门、音像公司、电子出版机构及编辑出版科研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那么,这些出版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愿意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在就业时更看重出版机构的哪些条件呢?

因为热爱,所以倾心

本报通过定向筛选、问卷调查、单独采访等方式,对就读于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的出版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就业时更倾向于文化传媒行业(文案、采编、创意等),从事出版行业的意愿比预想中要弱得多。在接受采访的40名出版相关专业学生(1人为本科在读,1人为博士在读,其余38人均为硕士在读)中,40名学生中有8名愿意在毕业后从事与出版相关工作,但就业意愿不高。

出版,从“专业”延续到“就业”。北京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读博士生谢妍妍表示,自己想要从事出版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做书,看重做书本身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生瞿贤(化名)则坦言,选择出版是因为专业对口,就业时更看重出版机构拥有的版权资源、未来的发展规划等。

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硕士生小张(化名)在读研前曾有过一段相关工作经历,她选择从事出版工作是“因为想从事出版业才选择了这个专业,所以毕业后自然选择留在出版业。”她对自己的择业标准进行了梳理:首先看平台,这能决定接触的选题和作者资源;其次是企业活力,在工作中能否提高自身能力,而不只是求安稳;再次,机构的理念和内部氛围,公司理念和调性是否和自己相符,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能否融入;然后是薪资问题;最后才是个人发展规划。

而从这些学生家长的态度方面来看,谢妍妍和瞿贤都表示家长支持自己从事出版工作的选择。小张则表示“没人发表意见,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行情,但我妈更希望我回老家考公务员。”

大众出版与少儿出版成为“香饽饽”。在选择毕业后从事出版行业的8人中,5人倾向于投身大众出版领域,3人倾向于投身少儿出版领域。可见,在经历过漫长的学业生涯后,大家喜欢的那些“不务正业”的课外书,对同学们的吸引力仍然非常强。同时,在少儿出版市场火爆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于少儿出版的兴趣也有所提升。

谢妍妍表示,自己毕业后更倾向于从事纯文学或者人文社科类经典著作的出版工作,她认为这类书值得反复阅读,生命周期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瞿贤则表示,毕业后更倾向于从事大众出版,她的理由是“当下的信息环境变化多端,大众价值观受冲击很大,希望能出版一些正能量的作品,传递温暖和希望”。小张也更倾向于大众出版,她对少儿出版兴趣不大,与专业出版要求的学历和学识水平尚有差距,大学出版做教材感觉会很枯燥,而大众出版门类多、涉及内容丰富,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同时,大众出版市场化程度较高,不管在选题、内容还是营销方面都极具活力,需要拼创意,这更接近于做出版的初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出版社感觉要比图书公司“靠谱”。在选择毕业后从事出版的8人中,6人拥有出版社实习经验,分别在中信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等出版机构实习过,2人没有相关实习经验,1人在意林出版集团实习过。

谢妍妍表示,自己更倾向于选择出版社工作而非图书公司,原因在于“图书公司没有书号,疯狂出书,但质量普遍不高”。小张与谢妍妍选择一致,她认为自己的观念比较传统,“感觉出版社更可靠,做的书更有意义,民营图书公司似乎更加追市场、追热点”。同时,她补充道,这种想法极有可能是她自己的偏见,而非理性判断。瞿贤则表示,单位性质不那么重要,主要取决于工作内容及待遇。

谈到自己更欣赏、更向往的出版机构时,谢妍妍与小张都选择了商务印书馆。谢妍妍表示,商务印书馆有过很多了不起的出版人,每年都会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好书。小张则说:“商务印书馆是行业龙头,是业界的品质标杆,拥有极强的历史积淀,出版内容包罗万象,不跟风、不追市场。就是很厉害、很牛,有想法、有态度。”瞿贤则更喜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原因是比较钟情于“理想国”品牌。

北京文化资源集中、出版社密集,因此不少学生都愿意做一名出版“北漂”。如小张所说,“北京文化传媒公司聚集,机会更多,接触到的选题更好。多数出版机构是真的在做出版,而不是混出版。”

认真评估自我能力,学生的薪资预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选择毕业后从事出版的8人中,2人期待月薪为1万元以上,3人期待月薪为8000-10000元,3人期待月薪6000-8000元。在谢妍妍看来,自己在应聘出版机构时,除了品牌外,薪资非常重要,她的期望月薪在10000元以上。而瞿贤则表示,薪资要根据出版社所处的位置而定,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不同,一线城市转正后期望薪资是8000元以上,她期望能在离家较近、工作机会较多的广州找一份心仪的工作。小张则表示,在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希望转正后的薪资在6000-8000元。

本报每年都会对行业薪酬状况进行调查,根据前两年的数据来看,每年出版从业人员平均收入都在增长。2017年,出版从业人员的平均月度收入为8598.73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了9.69%;平均年度绩效收入则为47925.66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了5.44%。

值得注意的是,出版业的平均税前总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平均年度绩效的带动,同时在出版这个人才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向来对收入有较大的影响,2017年平均税前总收入最高的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出版从业人员,为155933.07元。可见学生的期望薪资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但根据本报统计,2017年平均税前总收入最高的为专业类出版机构,然后是教育类出版机构、少儿类出版机构、大众类出版机构。尽管专业类出版机构在学生择业方面不占优势,但在待遇上却极具诱惑力。

在选择出版业相关工作时,在校学生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瞿贤表示,因为选择了毕业后要生活的城市,所以限定了自己的工作机会。同时,出版机构的工作氛围与想象中的差别很大。小张则表示,自己在找出版相关工作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在于没有其他学科背景。她认为,做出版需要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学科背景,否则无法胜任编辑工作,不然就只能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死磕”。曾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实习、目前在中信出版集团实习的她,再进入出版业后与想象中差距最大的事莫过于,自己以为编辑出版专业和出版行业是对口的,其实不然,由于学科背景原因,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出版业好像比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更容易。

注册会员每天签到2个铜币,签到铜币可免费下载、可兑换VIP。如有侵权或者任何问题,请加微信18600754856联系
8848网校知识分享网 »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结语(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