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法制保障思考
1 .优化营商环境意义的认知
1 .1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
进行营商环境优化,不仅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等硬条件改善,同时还需要从服务水平、法制氛围等软条件出发,才能够充分发挥制度的先进作用。目前我国正在大力营造法治化社会,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本质上就是法制经济。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从法律要求出发,对各类产权进行平等保护并坚持契约精神、公平竞争等基本价值取向,保障不同经济体制在市场中都能够得到公平待遇,坚决处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滥用行政权力介入或限制经济竞争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且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给予市场上不同主体以安全感。
1 .2 优化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基石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的壮大以及创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只有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真正留住当地企业,吸引外来企业,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营商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当地具备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够推动企业发展,避免企业在发展过程受到恶意竞争等不良行为的威胁。另外进行营商环境优化,还能够实现生产力的解放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其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空间,推动企业进步。
2 .优化营商环境法制保障存在问题
2 .1 相关人员思想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部分相关人员对营商环境工作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人员只是将营商环境优化作为一项企业调查活动,认为只要做好调查问卷的辅导工作,就能够保证营商环境优化[1]。其次,部分基层人员仍然存在“形式主义”思想,没有真正将营商环境优化作为自身工作的一部分,不能真正将营商环境优化落到实处,认为只要做好相关宣传就等于完成工作。另外还存在个别人员缺乏工作主动性的情况,认为自身工作完全由上层部
— 1 —
门决定,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个人见解。
2 .2 相关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法制保障中存在明显的管理问题,主要有税收联系沟通渠道不通畅、税收管理随意性大、履行职责不到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基层工作人员作为与企业联系的重要渠道,自税收专业化改革推进以来,由于税收管理员职责的转变,出现部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缺乏了解的情况,导致两者联系较少。同时目前主要由纳税人上门办事,但如果税收管理员没有及时应对,往往难以真正解决涉税事项,容易导致纳税人小事多跑。另外目前部分税务人员在进行相关事项通知时,往往通过短信平台进行广泛通知,缺乏针对性。
2 .3 相关人员服务存在问题
首先,存在税收宣传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纳税人在实际经营中较为关注税收政策法规与相关税收优惠等,但在实际服务中,通常没有为纳税人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纳税服务,导致其难以得到及时的政策解读。其次,存在办税服务厅咨询导税力量不强的情况。由于目前一窗通的开展,各类业务开始相互融合,同时也导致业务不断增多,容易出现纳税人难以及时咨询的情况[2]。最后,缺乏深层次服务,在前台办理涉税事项时,窗口人员难以及时提醒纳税人进行个体定税,同时在纳税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当前多元的支付手段,导致纳税人服务体验欠佳。
2 .4 相关的制度法律不完善
首先,目前我国在立法过程中缺少对营商环境的保护,立法监督与司法监督不够到位,且没有制定统一标准的相关法规规章,导致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公平竞争的影响。其次,在进行立法的过程中,我国没有广泛听取社会以及企业的意见,导致社会群众参与度不足,相关制度法律没有真正适应市场主体发展需求。而不完善的法制法规,在营商环境中容易出现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以权谋私等情况。同时,不完善的相关制度法规不具备良好的约束力,容易出现廉政风险,导致相关人员利用职权凭关系、人情办事,这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不利于营商环境的优化。
3 .优化营商环境法制保障的对策
3 .1 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优化首先需要推进办税便利,通过提升前台办税能力、强化导
税服务、合理设置窗口、加强部门协作来实现业务办理提速。在实际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