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及其思想之道家篇(七)
中国哲学及其思想之道家篇(七)
先秦道家思想总共有三个阶段,以杨朱为代表的是第一阶段.《老子》书中大部分所代表的是第二阶段. 《庄子》书中大部分则是第三,也就是最后的阶段.之所以说是大部分,是因为《老子》、《庄子》书中也参杂有除本身所属阶段外其他两个阶段的思想.因为它们也是言论著作和汇编,而不是任何个人作品.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保全生命,避免损害生命.为达到这个目的,杨朱的做法是“逃避”.这也是隐士们通常的做法:远离社会、遁迹山林.但人间如此复杂,无论怎样逃避,都并不能到达目的.这是先秦道家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
《老子》书中大部分论述是试图显示宇宙万物变化的法则.在这些道家看来,事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在各种变化的地层,事物演变的法则并不改变.人如果懂得这些法则,按照这些法则来安排自己的行动,就可以使事物的演变对自己有利.这是前秦道家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
但即便如此,人还是感到生命岌岌可危,无论自然还是社会的变化中,总会有难以预见的因素.因此,无论人怎样保护自己,还是难免受到伤害.于是《庄子》书中进一步发挥,提出了“齐万物,一死生”的思想.它意味着,从一个更高的观点来看一己与外界,生与死.从这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就可以超越自己以外的世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它不是从世俗社会逃往山林,而是从这个世界逃往另一个世界.这是古代道家思想的第三阶段.
可以说,早期道家思想是从私,即有我,出发的,在后来的发展中,“私”又被倒过来.被否定了.
一、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生卒年月不详)
一般隐者既已“远离世俗”“欲洁其身”,也就不再介意社会对他们的评论,不去为自己做什么辩护.但早期的道家则在遁世之后,还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说出一套道理,杨朱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杨朱的生卒年月已不可考,但大致可以知道,他生活于墨子和孟子的年代之间.
哲学思想代表作:无
关于杨朱的的思想,没有一本系统辑录的书籍,但在后期的一些著作中曾有提及,比如《孟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等书.
主要哲学思想:“人人为自己”,“轻物重生”
通过搜集这些典籍中有关杨朱的文字,可以看出,杨朱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人人为自己”;其二是“轻物重生”.这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正好相反.
比如《孟子》书中说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反映的正是杨朱“人人为自己”的思想; 《韩非子》书中说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反映的则是杨朱“轻物重生”的思想.
在后期的《老子》、《庄子》以及《吕氏春秋》书中,也都可以发现依循了杨朱的思想.
比如在《道德经》中认为,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行事为人看成比得天下更贵重,这样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一个人如果珍惜自己甚于贪爱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庄子》第三章《养生主》篇中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败坏到遭受社会的惩罚,当然无法全生;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社会声誉太好,也不利于全生.
在《庄子》书中,还非常称颂“无用之用”,认为无用乃是全生之道,人如果有才能,有用处,则他的命运将和桂树、漆树的命运一样,被人砍伐使用.因此,懂得全生之道的人,不仅不能作恶多端,为善也不能过分,他只能处于善恶之间、有用和无用之间,正是无用,才能最终证明它的大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上这些无不都依循了杨朱的主要哲学思想,即“人人为自己”和“轻物重生”.
二、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公元前580年—前500年,战国)
历来认为老子为楚国人(今河南省东部),大概生活于公元前580年—前500年之间.
主要哲学代表作: 《老子》
学术界关于老子在孔子之前还是之后历来没有统一的看法, 而《老子》一书也很可能是后人依托之作,因为里面有不少关于“无名”的讨论,而这只能是在人们对“名”的观念有发展之后,而名家又是在孔子之后,但里面仍然有不少思想文字应该是来自于老子本人的,只是后人在编著时加以引用.但不管如何,其内容应该是反映或是延续了老子的思想的.
主要哲学思想
(1) 道,无名
一切“形而下”的事物都有名字,或至少有命名的可能. 它们是可以命名的.老子却指出,除了“可以命名的”之外,还有“无法命名的”,形而上的事物也并非都无法命名,例如共相,它们是形而上的,却不是“无法命名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凡“无以命名的”必定是形而上的.道家所说的“道”和“德”便是属于这一类的概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常无名,朴.………始制有名.”
有天地万物,就有天地万物之名,因此《老子》说“始制有名”. “道”是无从命名的,而万物之名又都是由道而来,这便是《老子》所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作为万物本源,无从命名,所以无法用语言表达它.但我们又想要表达它时,便不得不用语言来形容,因此称它为“道”.但我们称“道”为“道”时,不是因为它有某些可以名状的属性,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指称,即“无名之名”.道是万物之所由来.既然物从来自在,道就从来自在,道这个指称也就从来自在.它是一切起源的起源,因此它见到了一切的起源. “道”这个名字既然从来自在,因此它长存,而这在现实之中又根本不是一个名字.因此《老子》所说: “名可名,非常名”.
道家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它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 “道”既然是万物之所由来,它就不是万物之一,如果它是万物之一,那它就不是万物之所由来.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名字,道不是一个事物,因此,它没有名字,所以, “道常无名,朴.”
任何事物,自一开始出现就是一个存在物,万有便是由此而来.万有意味着首先必须有存在.这里所用的“首先”,并不是指时间上的先后,而是指逻辑上的先后.例如,有人类之前,必先有动物,即必须先是一种动物,才可能是人.这便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后,依同样的道理,万有必须首先有“有”,而道是不可名状的,是“非有”,正由于“非有”的存在,才能出现“有”和“万有”.因此,在出现“有”之前,需要有“非有”,或称“无”,从逻辑上说,若没有“无”,便没有“有”和“万有”.这便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上所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含义.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所说的“一”,即“有”的意思,二和三则是多的开始,意思就是说“有”生于“无”,而“有”又产生出万物.
(2) 自然的不变规律
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但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却是不变的.
在主宰事物变化的法则中,最根本的一条是中国人常说的“物极必反”,这四个字源自老子的思想,但不是老子的原话,老子的原话有很多,其中最常听到的原话之一便是《道德经》第四十章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另外还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少则得,多则惑”,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等等.
人们会问,如果物极必反,那么“极”在哪里呢?,任何事物的发展超过了人们认为的极限,那又将如何呢?是否还有一个绝对的限度呢?《道德经》里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因此也没有对它的明确答案.但如果依循老子的思想,应该会认为,万物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预先划出的绝对限度.就人类的活动来说,人的进化到哪里为止,全在于人的主观感觉意识和客观情况.以牛顿和爱因斯坦为例,尽管他们在物理学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们的自我感觉是在知识领域里,还远远没有走到极限.但是,如果有一个高中学生,读完了高中物理教科书,就此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物理学的全部知识,也就不可能在科学知识上再有所进步,而且将会“倒退”.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人们: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骄傲就是一个人的进步已达到极限的标志,它是任何人首先要力戒的事.
另外.任何一种活动的前进极限还要看客观的情况.例如人吃的太多,就会噎食,对身体不利,因此要适度,至于多少是“适度”,则要看各人的年龄、健康程度和食品的质量而定.
这些左右事物变化的法则,老子便称其为“常”. “知常曰明”.知道事物变化的常理,人的思想就明智,明智的人就得以避免偏见,没有偏见,人的思想才能全面,思想全面才能胸怀广阔,胸怀广阔的人得见真理,得到真理的人将持续不败,终身也不会跌倒.
(3) 为人处世
应当懂得天地间万事万物流动变化,相反相成的常理,为人处世要合乎自然的常理,这便是老子所说的“知常曰明”.
具体如何实践呢?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要想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如果一个人要想强大,他就要首先看到自己处于一个软弱的地位.
对于为人处世,老子强调了两点: “不自是,不自恃” 和“不求全”.他认为,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温和就能保持自身的力量强大.谦虚才能使人不断进步.凡事知足,使人处任何事情,不致过分.
所有这些,都可以从“反者道之动”的原理中引伸出来.道家的“无为”,也同样可以从这个总原理中引伸出来.道家主张无为,并不是叫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任何事.它的用意是叫人不要以多为胜, “少”就是抓住要害,也意味着,行事为人不要矫揉做作,不要恣肆放荡.人的活动也如其它东西一样,过多就反而有害. “画蛇添足”的故事便是这个道理.行事过分,就将招来失败.
矫揉做作和轻率放肆是顺其自然的对立面.按照“无为”的理论,人的活动应限于“必要和顺乎自然”的范围. “必要”是指达到某个具体有限的目标, “顺乎自然”是指按照时势和事物的本性,不强行要求.行事为人,要力求平易朴实. “朴”是老子和道家的一个重要思想.道就是“朴”之最,因为它连名字也没有.其次是“德”,它就是事物天生的本性.人要寻德求道,道和德就要求人简朴.
人顺德,就是顺事物的本性行事,这时人的生活就超越了世俗的是非善恶.老子藐视儒家道德所主张的仁义,认为那是由于人对万物的由来和万物的本性疏离而产生的.
按照道家的看法,人失去了原有的德,乃是因为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人竭力满足欲望,以求快乐.但是,欲壑难填,当人力求满足无穷的欲望时,所达到的适得其反. “获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便是老子强调清心寡欲的由来.
儿童的知识和欲望都比成人少,所以他们离德不远.因此,儿童的率性纯真是人人都应当极力保持的.
和强调寡欲相联,老子还强调,人要弃智.老子看到,知识本身就是欲望的一个对象,它有引起人的更多欲望,成为人满足欲望,达到目的的帮手.知识既是欲望的主人,又是欲望的仆人.人的知识越多,就越不知足,不知止.因此《道德经》所说: “智慧出,有大伪.”
(4) 政治理论
在政治理论中,道家和儒家相同的一点是:认为在理想国里,国家的首脑应当是一个圣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儒家认为,圣人治国,应当为大众多做事情;而道家认为,圣人治国,不是要忙于做事,而是要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以至“无为”.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是因为事情做的太少,而是因为事情做的太多.
道家认为,国君就应当以道为法,自己无为,而让大众各尽其能.这是“无为”的另一层意思.它经过若干演化,后来成为法家的一个重要主张.
另一方面,圣人治国,也希望他的子民和自己“愚”,这里的“愚”指的是质朴纯真.在道家思想中,愚并不是一件坏事,倒是一项巨大的美德.
但是,圣人的“愚”和常人、儿童的“愚”并不一样,圣人的“愚”是修养得来的.它高于知识,比知识是多一些东西,而不是少一些东西.中国有句谚语: “大智若愚”.圣人的“愚”是大智,而不是常人和儿童的“愚”.常人和儿童的“愚”是自然决定的,而圣人的“愚”则是心灵经过努力而达到的成就.两者之间是截然不同的.下面的庄子哲学思想中,我们对这一点会看的更清楚.
三、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战国)
庄周,通称庄子,蒙国(今山东河南两省边境的小国)人,毕生过着隐士式的生活,但思想和著述已驰名当时,在早期道家中大概是最伟大的一个思想家.
哲学思想代表作:《庄子》
庄子与孟子同时,和名家的惠施是好朋友,但我们现在所知的《庄子》一书,很可能是公元三世纪注释《庄子》的思想家郭象所编著.事实上,就总体而言, 《庄子》是一部道家思想的汇编:其中,有些篇章反映了道家第一阶段的思想;有的反映了道家第二阶段的思想;有些则反映了道家第三阶段的思想.那些反映道家第三阶段思想的篇章才称的上是庄子自己的著作,但即便这一部分也难以断定那些篇是出自他手,也可能是出自其弟子之手,因为书中还包括了对公孙龙(庄子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名家流派代表人物)思想的评论.
主要哲学思想
(1) 达到相对快乐的途径
自由发展人的本性,可以带来相对的快乐,但要达到“至乐”,必须对事物本性有更高的了解.
为达到快乐,首先便是要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为此人要能够自由发挥天赋的才能.人的天赋才能便是他的“德”,而“德”则是直接来自“道”.当人得以充分并自由发挥他的天赋才能时,他就感到快乐.
但万物的本性和天赋的能力各有不同.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当它们充分并自由发挥天赋才能时,同样感到快乐.例如大鹏和小鸟,飞翔能力全然不同,但各自各尽其能飞翔时,都感到自己非常快乐.这说明,万物的本性不是生来一致的,因此强求一致也并无必要.
一切体制、政府、法律、道德,所求达到的便是强求一律和压制差异.这样强求一律的人,其动机或许是可敬的,但是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庄子认为,最好的统治方法就是无为而治.庄子和老子都主张“无为而治”,但是所持的理由却不完全相同.老子着眼在“反者道之动”,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庄子则强调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依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
(2) 感情和理性
相对快乐之所以相对,是因为它需要依靠别的东西,并总要遇到到阻力.比如生、老、病、死等.因此,人要自由充分发挥天赋才能却又不得不受到限制,由此所得到的快乐也只能是相对的快乐.
人们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惧怕死亡的来临和由此而来的忧虑.但这种恐惧和忧虑是可以消除的,关键在于人对事物的本性有一个正确的洞察.比如亲友的死亡,刮风下鱼导致不能外出等等,如果人对万事万物增加理解,就可以减少由感情造成的痛苦.斯宾诺莎曾说过:“人越多了解事物的因果由来,他就能越多的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来的苦楚.”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以理化情”.感情可以通过理性和理解去化解.这是斯宾诺莎的观点,道家的观点也正是如此.
(3) 到达至乐的途径
道家认为,圣人洞察事物的本性,因此不会由于世上的各种变化而心中波涛汹涌.他的生命独立于外界事物,因此他的心灵快乐也不受外界所左右.他可以说是达到了“至乐”.这是道家思想中的一派.但这一派强调事物有其自身的进程,人只能对其顺服,其中自然不免含有悲观认命的色彩.
道家中还有另外一派思想,强调事物的本性便是不停的变动,因而是相对的,人努力的目标应该是“天人合一”.为做到这点,人需要对事物有更高一层的理解,由此得到的快乐才是“至乐”.这便是庄子在《逍遥游》篇中发挥的观点.
庄子描述了他理想中达到至乐的人:是一个完美的人、心灵自由的人、真正的圣人.他能够纯然快乐,因为他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还超越了我与世界、我有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也就是说,他超越了我,达到“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了.
(4) 有限性的观点
大多数人并不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往往认为自己正确,而别人则是错误的.人们各按自己的片面观点争论是非,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达到一个一致的结论,也不可能认定某一方就是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
庄子认为,人们的是非观念是根据他们的局限性观点建立起来的.所有这样的观点都是相对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自然有许多方面,所以对于同一个事物,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5) 超越局限性的观点
接受上述观点,则意味着从一个更高的出发点来看事物,即超越任何有局限性的观点,比照事物的本然.
人若站在道的观点来看问题,就如同站在圆圈的中心,他看到到圆圈上每一点的运动,而他自己则站在运动之外.这并不是由于他无所作为,梭巡不前,乃是因为他超越了有限,从一个更高的观点事物.
万物本来都有它们的道理,万物也本来都有它们存在的根据.没有什么东西毫无存在的价值,也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存在.世上一切千奇百怪的东西,从道的观点看,它们都是可以相同为一的.
以制造一张桌子为例,从桌子的角度看,这是建造;从树的角度看,这是破坏.叫它建造也好,叫它破坏也好,这都是从有限的角度看它;如果从道的角度看,则建造和破坏都是相对的,都没有绝对的意义,因此无成也无毁.
(6) 更高层次的知识:无知之知
《齐物论》比惠施的思想更前进一部,开始讨论更高层次的知识,这便是“不知之知”.
圣人为与“大一”为一体,就需要超越并忘记事物之间的界限.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弃智”,这正是道家为达到“内圣”所取的途径.
在一般人看来,知识的使命便是区别万物.人要知道一项事物,便要能区别它与其他东西的不同之处.因此,弃绝知识便是弃绝这些区别.当人把万物间的区别统统忘记时,剩下的只有万物还未生成的状况.也就才可能做到与“大一”为一体.可以说,圣人所拥有的知识便是这更高层次的知识,即“无知之知”.
但要区别的是, “无知之知”和“无知”是两回事. “无知”是人的原始状态,而“无知之知”则是人经过“有知”而后达到的“无知”阶段.人的原始状态的无知是自然的恩赐,而人达到“无知之知”则是心灵的成就.
道家有一派人对这一点有很清楚的体会.他们用“忘”字来概括自己心灵修养的方法和体会.圣人也曾追求通常的知识,努力分辨事物和事情人物的是非得失,但后来便把这些都“忘”了.圣人和孩童的区别就如同明知艰险而前进和不知艰险而前行,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别.
唯有从世俗知识的衡量判断中超脱出来,这才是道家所说的“无知之知”.
《中国哲学及其思想之道家篇(七)》由捉妖符咒大全